易中天文集的相关评论

我跟易中天在武大,我们本来属于一个圈子,武大研究生和周围像华中师范大学几个学校的研究生经常在一起讨论美学问题,那个时候叫湖北省青年文学协会,开会的时候大家聚在一起,唱歌、讨论。在理论上讨论最多的就是跟易中天。我对美学关心是在70年代进入武大以前,我曾经有过一个探索,那个时候还不知道美学史的东西,就是学了哲学,自己看了哲学书,就想是不是用哲学把什么是美这个问题表述一番,我觉得应该可以,于是写了3万来字的小册子。认识易中天以后,首先拿给他看,我们就讨论这个问题。这个问题对双方都是很大的促进,我学哲学的,他学文学的,我们互相验证。我讲的美学的哲学方面的道理,他用中国美学和他所了解的审美现实来讲,互相之间非常地投机。可以说湖北省新闻界美术协会以及武大研究生楼造就了我们这段学术的姻缘。今天看到他在这方面的成就,回过头再看那段历史,经常感到惊叹,易中天在美学方面的意识是非常独特的,甚至我觉得是独一无二的。他的最大特点就是能够用一种系统的、逻辑的、哲学的方式把他的美学经验、审美经验做一个非常有条理的整理。在国内美学界也是很少见的。看他电视节目,看他的书,我觉得他的书的特点非常鲜明,就在表达方式。很复杂的事情可以让老百姓看得懂,听得懂。我们初次见面的时候,他跟我讲,我写书是给老百姓,我写的书一定老百姓看得懂。所以刚刚他提及我们“博源基金会”在编一套博源文库,就讲到大家争论的问题,老说西学中学,有一个中西之争,在我们看来是一个古今之辩,因为中国进入到现代的社会,我们还有很多现代社会制度的构建,经济制度的构建没有完成,这对于我们来讲,还是一个未完成的课题。面临这样的课题,我们想到怎么能够由易中天老师这样的有影响的学者或者公众的人物,把中国的历史,能够做个脉络和思想的梳理,到底看看我们中国的传统和历史中间,有没有现代化的因素。我们需要不需要在思想上也进行新的启蒙,进行转型。我想思想上的启蒙和转型是和我们的社会现代经济制度建立和现代国家制度的建立息息相关的。跟易中天老师后来还有李泽厚老师都提到一个问题,怎么能够以他独特的或者受到广大老百姓欢迎的方式,能够给我们梳理,能够给我们讲一讲,在中西之争中看到古今之变。而且我们需要变,这个变不是隔断历史的变,而是在历史的传承上,怎么能够创造新的文化和我们新的经济制度和新的国家管理制度。有幸跟易中天老师有多次的探讨,而且今天参加这个会给了我新的启示,我们不但要有让老百姓听得懂的语言,来表达我们的理念。表明了易老师对读者的尊重,对社会的尊重,我们写书,不管是公众知识分子也好,公众人物也好,你的责任就是怎么能够跟我们最广大的公民进行有效的沟通。易中天老师祝贺您的文集要出版,非常地吃惊,因为我以为您老早就出版过文集,没想到现在才出版,所以见得您一定对它质量的要求非常地高。一直以来很喜欢您的文字。去年冬天的时候,我们在厦门见面,我们没有在报纸上看到关于我俩在一起对话的任何内容。但是无论如何,我对那次厦门之旅记忆深刻,希望您来上海,我们可以再一起吃饭。一定要祝贺您文集可以卖得好,当然这是技术问题,最关键的是希望您一切都好。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游戏攻略(图片、视频和文字)以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