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类文明史上,信占有重要的位置。
文字发明以前,人们主要采用口口相传的方法把自己的想法或信息传递给他人,这就是“口信”。
文字产生后信息的传递更多通过“书信”来完成,还有以不同实物作为特定含义的“物信”存在。
如有寄红豆的~“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有寄梅花的~“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支春。”……可谓名目繁多,不胜枚举。
在我国书信滥觞于商代。
殷墟出土的第五百一十三片甲骨,就是一封由殷的边境传至京都的“边报”。
考古学家吴汝浩和潘悠两先生在考证后断言,这是“侯伯和大将军报告方国入侵的”。
,《中国甲骨学史》!
可见从殷商时代起,我国就开始以文字的形式来传递军事信息,这也揭开了我国书信发展的辉煌篇章。
春秋时期列国纷争,在特使外交中,常常伴以书信外交,正如刘勰在《文心雕龙?书记》中所描述的~“三代政暇,文翰颇疏?春秋聘繁,书介弥盛。”
汉以前的书信,正如许同莘在《公牍学史》中所说,“凡书于牍者,其事皆公事,其言皆公言”,没有个人情怀的吐诉,只是些“陈政务以进君主”的陈词滥调。
两汉时随着邹阳的《狱中上梁王书》,司马迁的《报任安书》和杨恽的《报孙会宗书》等书信的出现,标志着我国书信从公函国书中摆脱出来,真正成为抒发个人情感的工具,为书信的进一步发展开辟了广阔天地。
魏晋南北朝是书信繁荣的黄金时代。
这一时期的书信,渗透到生活各个领域,如问候有书,贺喜有书,求物有书,绝交有书,论字有书,就连见闻中的偶然一得,也草成一封,抒怀谈趣?信还成为人们交往中的一种礼仪方式,如当时流行的一种“月仪帖”,就是友朋间每月互通讯问,增进友谊的一种信件。
另外擅长写信在当时被格外推重,曹丕盛“元瑜书记翩翩,致足乐也”。
唐宋是书信的成熟期。
这时的书信成了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像杜甫三个月没有收到家书,就发出“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慨叹。
书信不仅在人际交往中发挥作用,许多文人的书信都把自己的喜怒哀乐和当时政治风云的变幻联在一起,使书信成了揭露黑暗、刺讽丑恶的犀利武器。
尤其是“唐宋八大家”的书信,则成脍炙人口的散文名篇。
明清时代政治专制使书信发展陷入低潮。
但那一时期的家书,给严寒的书信季节增添了一丝春色。
尤其是郑板桥的家书,从思想到文风,都独树一帜,是封建社会家书中的佼佼者。
更值得一提的是,这时期对前人书信的整理、印行,功不可没,如明人沈佳的《历代名人尺牍精华录》,清人王世贞的《尺牍清裁》等。
“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书信发展的春天,白话书信的出现,则是书信大众化的里程碑。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信不仅有平信、挂号信、航空信之分,还有(特快传递,贺年、贺喜的礼仪信函,发送广告和账单的商业信函,以及使用传真技术的电子信函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