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理寺,官署名。相当于现代的最高法院,掌刑狱案件审理,长官名为大理寺卿,位九卿之列。
2、历史沿革
秦、汉时以廷尉主刑狱,审核各地刑狱重案。汉景帝、汉哀帝、东汉末汉献帝、南朝梁武帝四次改为大理,均仍复旧。北齐定制以大理寺为官署名,大理寺卿为官名,隋以后沿用,明清时期与刑部、都察院并称为“三法司”。清末新政改称为大理院,民国初年北洋军阀政府亦袭此名。
3、机构设置
大理寺旧置判寺一人,兼少卿事一人。建隆三年以工部尚书窦仪判寺事。凡狱讼之事随官司决劾,本寺不复听讯,但掌断天下奏狱,送审刑院详汔,同署以上于朝。详断官八人以京官充,国初,大理正、丞、评事皆有定员,分掌断狱。其后择他官明法令者,若常参官则兼正,未常参则兼丞,谓之详断官。旧六人后加至十一人,又去兼正、丞之名。咸平二年始定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