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文姬名琰,原字昭姬,晋时避司马昭讳,改字文姬。汉中郎将、陈留蔡邕之女。传世的作品有《胡笳十八拍》一篇和《悲愤诗》两首。
她的故事最早见于魏时丁廙写的《蔡伯喈女赋》和曹丕为这篇赋写的《序》。而后范晔将其事录入《后汉书》。从此千百年来,蔡文姬便以一个才女的形象流传了下来。
蔡文姬是汉末魏初人,与曹操同时。但是我们翻遍整部《三国志》,却找不到关于她的只言片语。像文姬归汉这样的大事,在《三国志》中竟没有任何记载。实在令人奇怪。
我们知道在对历史素材的取舍上,陈寿的态度要比范晔严谨得多。比如在荀或之死上,《三国志》写的是或疾留寿春,以忧薨,时年五十;而《后汉书》则记为或病留寿春,操馈之食,发视,乃空器也,于是饮药而卒。时年五十。他们在治史态度上的区别可见一斑。
陈寿没有把蔡文姬的故事写进《三国志》,分析一下原因不外有三:
1)他认为蔡文姬的事情并不重要,故不记。但历代对文姬归汉这件事的评价都非常高,相信陈寿并不是那么没有眼光的人。所以这个理由应该不成立。
2)他认为蔡文姬的事情并不真实,故不记。陈寿和蔡文姬生活的年代相差只有五十年左右,所以他的态度选择更具有权威性。如果这个原因成立,那么蔡文姬和她的故事,就不应该是真实的了。
3)这个原因更可怕了:在陈寿生活的那个年代,根本就没有流传文姬归汉这个故事。听着有些荒谬,明明在陈寿之前已经有丁廙和曹丕为蔡文姬写了赋和序,陈寿又怎么会没有听说过这件事呢?而我却认为,这是最有可能的原因。
六朝人喜欢拟古和作伪,这是历史界的共识。《蔡伯喈女赋》和《蔡伯喈女赋序》很有可能就是那一班好事的文人炮制出来,借用了丁廙和曹丕的名字,然后流传开来的。而范晔不明就里,将其收入《后汉书》之中,以至后人皆为其所欺。
曹丕和丁廙本是政敌。丁廙是最坚决的拥植派,支持曹植和曹丕展开继嗣之争。曹丕即位之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立即将丁廙砍了头。
依这两个人的交情来看,曹丕为丁廙的文章写序,实在有日出西方之惑。
其实在历史上,就有很多学者对蔡文姬其人的真实性表示了怀疑。
1)《后汉书·董祀妻传》说,蔡文姬是汉末大学者蔡邕的女儿。但是翻遍同一本书里面的《蔡邕传》,我却看不到任何一点关于蔡文姬的记载。
2)《后汉书·董祀妻传》称:曹操素与邕善,痛其无嗣,乃遣使者以金璧赎之。也就是说蔡文姬是蔡邕的独女,蔡邕死后曹操怕蔡邕家断了香火,就花重金将文姬从匈奴那赎了回来,并把她嫁给了自己手下的一个小官吏董祀。但是事实上除了蔡文姬之外,蔡邕至少还有一个儿子和一个女儿。
蔡邕的另一个女儿(不知道她的名字)是魏国上党太守羊道的妻子。羊家是泰山郡的望族,蔡邕因直言取祸,逃到羊家躲了好些年,直到董卓进京起用他为侍中。
羊道这个人在三国历史上并没有任何知名度。但是他的一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却是那段历史上风云显赫的人物。他的女儿羊徽瑜,嫁给了司马师。《晋书·后妃传》记载:(景献皇后)母陈留蔡氏,汉中郎将邕之女也。羊道的儿子大家就更不会陌生了。就是魏晋时期杰出的军事家、征南大将军羊估。《晋书·羊估传》记载:估,蔡邕外孙,景献皇后同产弟。
蔡邕肯定还有至少一个儿子,名字已经不可考了。但他的孙子名叫蔡袭,在《晋书·羊估传》是有记载的。蔡袭因为表兄弟羊估的功劳,被赏赐了关内侯,食邑300户。
3)一直被认为是蔡文姬名作的《胡笳十八拍》,却不见于《后汉书》,在《后汉书·董祀妻传》中没有提及。在略后的《文选》、《玉台新咏》等文集中也没有记载。经后世推测极有可能是唐朝人的伪作。持这个观点的,包括宋代的大文豪苏东坡。
让我们看看《胡笳十八拍》中的一些片段。城头烽火不曾灭,疆场征战何时歇?杀气朝朝冲塞门,胡风夜夜吹边月。即使当时的三曹,恐怕也不能写出这么工整的七言诗来,确实和唐时的边塞诗无异。
虽然列了这么多的疑点,但如果草率地否认蔡文姬的存在,却又失之于武断。关于她的话题,已经争论了一千多年,还将争论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