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的孙策形象,“戏份”不多,但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果读者在慨叹曹操的天下无敌手之余,假想一下如果孙策不早逝,那么天下的霸主姓曹还是姓孙,都是未知数。在《三国演义》中,孙策出场只有四次。第一次是在第七回,其父孙坚出征,孙策主动请缨,并初露锋芒。此时的孙策是一个十七岁的少年,绰枪上阵,已见英风;军队败北后,作者描写“程普保着孙策,急待寻路”①,可见作者非常注意孙策此时的形象定位是初出少年,还不能有力挽狂澜的魄力和经验;但是,一句“父尸在彼,安得回乡!”,既写出了孙策丧父的哀痛,也写出了他性格的仁孝。在《三国志》中,则没有随父出征的描写,只写到:“(坚)为祖军士所射杀。兄子贲帅将士众就术……”。②很明显,《三国演义》把孙坚的侄子孙贲替换为了孙策。于是孙策由于背负着家仇、受命于败军之际,在一开始就带有了悲壮色彩,对后来的人物塑造也起到了铺垫衬托的作用,人物形象因此而显得前后连贯。
孙策的再次出场,是在第十五回“太史慈酣斗小霸王,孙伯符大战严白虎”。本回书集中描写孙策脱离袁术、下江南创立霸业的经历。作者在刻画人物、叙述故事时,材料基本上都是取自史书《三国志》,主要选用陈寿的正史文字,也选用了裴松之在注文中引用的其他史传文字。如孙策请江东二张来辅佐他的情节,即出自裴松之所引用的史书《吴历》。还有一些描写,近乎直接将史传文字拿来使用,只是作了语言上的修改。例如表现孙策的亲民,小说中写到:“江东之民,皆呼策为‘孙郎’,但闻孙郎兵至,皆丧胆而走。及策军到并不许一人掳掠,鸡犬不惊。”在《江表传》中,原文如下:“……士民皆呼为孙郎。百姓闻孙郎至,皆失魂魄……及至,军士奉令,不敢掳掠。鸡犬菜茹一无所犯。”③史书所提供的材料,已经比较充足。尽管如此我们还是看到本回书中小说手法的运用,给孙策这一形象带来的新的光彩。例如刻画具体的神情和语言,使我们看到人物的多种情态,喜怒哀乐尽皆有之:
策收泪而延之坐曰:“策所哭者,恨不能继父之志耳。”
策喜曰:“吾得公瑾,大事谐矣!”便令与朱治、吕范等相见。
策大怒曰:“鼠辈安敢与吾相等!”命斩严舆。
这样的文字是史书中所没有的,人物也因此而跃然纸上,言神并茂,栩栩如生。本论文将在第二部分单独对第十五回进行讨论。
孙策第三次出场,是在第十七回中,有小段文字描写到他回绝袁术的借兵请求。在《三国志》里,相关内容只有一句话:“时袁术僭号,策以书责而绝之。”④在小说中,则扩写为从发怒起兵、到冷静从谏的生动场景。虽然只是小段落,我们也能看出此时的孙策已经是坐领一方的少帅风度,人物的演进非常合理。
孙策第四次出场,也是最后一次出场,是在第二十九回《小霸王怒斩于吉,碧眼儿坐领江东》。个人认为本回是孙策形象刻画得最为精彩的一回,也是故事内容比较特别、“戏剧结构”相对独立的一回。在《三国志》里,孙策之死的史实只用了一百五十五个字,其死亡也只是被许贡家客所行刺,伤重而卒。而到了《三国演义》中,作者杂取了《搜神记》、《江表传》、《志林》等书中“孙策怒杀于吉”的故事内容,进行了大幅度的艺术加工,创造出了新的艺术韵味。文字上从孙策怒斩于吉,到孙策疮发而死,写得回肠荡气,一气呵成。人物形象上也刻画得生动鲜明,并且蕴含着反迷信的唯物主义思想倾向,同时也体现了作者自身的思想矛盾。这一回在营造悲剧性、虚实技巧、思想意义等多方面达到了很高的水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