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我们的世界是一个五维世界,空间占三维,世界占一维,第五维就是思维.
为什么这么说呢?
美国科普作家阿西莫夫讲了一个维数的故事,说是一头在二维空间生活的驴子会碰到许多不愉快的事.譬如说,纸上有一头驴,这头驴侧面对着咱们,头朝左.现在有一位右视眼的美学家说,你这样我看着不大方便,你转过来,头朝右吧.这驴想了想说:好吧.于是它向前打一滚儿,四脚朝天,说:现在头朝右了.美学家生气了,说:你这不是捣乱吗?这样不但在构图上很不美观,而且在心理上也很难接受,特别是很难让动物保护主义者接受.公平地说,这位美学家错怪了驴子,他也许忘了,转向对一头三维的驴子来说很容易,只要原地转个圈儿就行了.但对二维驴子来说却比登天还难,因为它没有那个可供转身的第三维.
既然维数太少了对心理和美学都不利,我们对维数问题就不能掉以轻心.有人说:这世界上只有四维,时间一维,空间三维,我看这个很可以商榷.我的愚见是这样的:对于人类来说四维的自由度太少,似乎还应该加一维,就是“思”维,简称第五维.当然我不是说说就算,得给大家一个说道儿,或者叫证明,以表示这个特科学.
首先第五维跟其它的维有许多相似之处.例如,它跟时间和空间一样,都是客观的.“心之官则思”,只要人存在,人的思维也存在.历史上许多国家的元首都想消灭一些令他们恼火的思想,结果都没成功,这是由于他们没认识到第五维的客观性.不能消灭思想,正如不能消灭时间或空间.一个人可以当男人,或是当女人,当汪精卫,或是当韩世忠,但他不能选择不思想.一个人尚且这样人类整体的思维活动当然就更是,它是一种连续流,恰恰象时间的流逝,或是空间的绵延.可见思维是人存在的方式,正如时间和空间也是他的存在方式.
其次第五维有它的不可替代性.一棵苹果树,它的要求不高,有点空间伸展枝叶,有一些时间生老病死就行,有一位牛顿在下边躺着想想万有引力就更好了.所以对它来说四维已经够了.人就麻烦,所谓“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人得读书,做作业,长大以后还得伤心,找朋友,自寻烦恼,假如要出国,还得复习英文,假如要发财,还得考虑如何损人利己,假如不幸做了官,那便要处心积虑地计算收贿的危险和可能性…….总之,对一个人,除了给他几十年时间折腾,给他一块地盘捣乱之外,还要给他相当的思维能力,以便他顺利地做这些事.特别是使他撞墙的时候,不至象阿西莫夫的二维动物那样,不知如何转身.
第五维的不可替代性还表现在它的超越时空.最近我的朋友和我呼吁授予金庸诺贝尔文学奖,许多在美国,加拿大,和台湾的中国人都一致赞成,这说明处于不同地点的人们可以超越空间,共享同样的想法.通过思维,时间也可以超越.一位纽约的强盗,走在黑暗的巷道中,想:嗯,今儿晚上没月亮,打闷棍合适.他的这个想法,正好跟好几百年以前的一位中国同行叫做李鬼的想法相一致.这也是拜第五维所赐.从正面来说有了第五维,我们可以欣赏苏轼的月亮,斛律金的风,草,和牛羊,以及萧峰的精湛武功,甚至可以和根本不存在的人神交.试想没有第五维,生活是多么的乏味,所以这一维一定是不可或缺的.
有人说,不行,时间和空间可以独立于人存在.思维可就不能了.这个有理.但是,第一,这正是第五维的特殊性之一.如果它跟别的维完全一样,那还要它干嘛?第二,第五维是相对于人类而言,不是针对花岗石或三叶虫.尽管严格地说,三叶虫到底有没有思想不好下断言.庄子不是说过蝴蝶有梦吗?第三,假如人类都不存在了,讨论任何一个维数本来也没什么意义.不要忘了,我们之所以建立维数的概念,完全是为了自己讨论问题方便,而不是为了跟自己为难,更不是为了某种神秘或神圣的理由.从实践的观点看来,第五维的重要性丝毫不比另外的四维更差,不能用其它维的独立性来推倒第五维的存在性.
为了说明第五维,现在举几个例子:
例一:植物人是四维空间的一个曲面.他不能思维,所以他只占有时间和空间,仿佛一块石头.实际上他是一个以自己身体为边界,沿时间延伸的一个柱体.这不是说他没有思维坐标,只是说他的思维坐标处处为零,他的函数,与它在四维空间的投影相等.
例二:睡觉时人生函数呈柱体.大家知道,对于一个睡觉比较踏实的人来说几个小时之内身体是不做位移的,所以他的空间坐标不变.但因为时间还在流动,所以那段时间他跟植物人基本相似而呈柱状.假使他做梦,他会沿第五维做位移,柱的美学形态被破坏,当晚他的函数便有些象没有长好的树干,会扭曲,甚至于分叉.假如做恶梦而惊醒,起床吃一片镇静药,他的函数沿时间轴便不可导.
例三:第五维在辨别忠奸上的应用.既然一个人在任一时刻的状态可以为五个坐标所确定,反之亦然,那么如果我们知道一个人的坐标,便能判断这个人.这个很重要,也是我引入第五维的基本考虑之一.假如只用四维来描述,岳飞和秦桧就没什么区别,因为他们只是宋朝那个时代,两团占有大约相等的空间的物质而已.那么好人和坏蛋便无法分辨了.而今天我们之所以懂得敬仰岳飞,以及向秦的跪像吐唾沫,就是因为有许多历史学家,替我们研究了他们第五维的缘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