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士德》五个阶段及意义:
第一阶段:知识悲剧,描写浮士德的双重活动。
通过浮士德从精神到肉体复活,深刻而细致地揭示了浮士德的精神和性格特征,批判了中世纪经院哲学和封建意识形态,反映了这个时期开始觉醒的知识分子的追求和苦闷。
第二阶段:爱情悲剧,描写浮士德的爱情生活。
少女玛甘泪是歌德精心塑造的形象,是一个要求个性解放的柔弱的牺牲者,玛甘泪的悲剧十一处追求个性自由和幸福爱情的时代精神和传统道德之间的尖锐冲突造成的悲剧,悲剧表现了浮士德既渴望精神自由也追求官能享乐的矛盾,表达了浮士德既想获得爱情,又想摆脱欲望的痛苦抉择。
第三阶段:政治悲剧,描写浮士德的政治生活。
通过这幕戏歌德展示了整个德国封建时期(神圣罗马帝国)的腐朽和资本主义世界金钱势力的泛滥,表达了通过思想启蒙为德国寻求出路的愿望。
第四阶段:美的悲剧,描写浮士德对美的追求。
这是歌德对社会改革途径的一种探索,但是由于脱离社会现实,以审美启蒙变革社会的理想终究破灭。但古典的美促进民族文化的建立,起到教育人民的思想启蒙作用。
第五阶段:事业悲剧,描写浮士德理想的部分实现。
表达了浮士德永不停歇的进取精神,但浮士德事业的成就是建立在伇使他人的基础之上,同时浮士德事业具有明显的资本主义掠夺性。
浮士德的形象及其意义:浮士德是一个虚构的、同时又是一个有着鲜明个性的艺术形象。
(1)他不断的追求知识和真理,追求美好的事物,追求崇高的理想。他具有自强不息、不断进取、永不满足、积极向上的精神,即“浮士德精神”。
(2)浮士德又有贪图享受、安于现状的一面,这就构成了浮士德的内在矛盾,一方面受生命本能情欲的驱使,常常沉迷于名利、地位、权势、女人和美等现实欲望中;另一方面,他又未被这些所迷惑,不断的超越自我,走向新生活。
一方面追求真理创造事业,一方面又迷恋儿女私情。他一方面是理想社会的追求者,一方面又是王权的支持者。在这样“灵与肉”,“善与恶”的辩证发展之中,歌德展示了人类复杂性和真实性,也反映了人类追求真理的艰巨性。
(3)这个巨人形象还是一个时刻变化的形象:最初的时候,人的庸俗性还更多地留存在浮士德的身上,但是随着浮士德在靡非斯特的引诱下的一次次失败与悔悟,浮士德终于摆脱了旧的自我,在为征服自然和为人类造福中得到了快乐和满足。
浮士德的一生是一个矛盾运动的过程。他的积极向上的精神是他前进的动力,靡菲斯陀利用他身上的弱点,诱使他堕落,但是浮士德的自强不息的精神使他能够从错误中吸取教训,继续前进。
浮士德的一生是一个矛盾运动的过程。他的积极向上的精神是他前进的动力,靡菲斯陀利用他身上的弱点,诱使他堕落,但是浮士德的自强不息的精神使他能够从错误中吸取教训,继续前进。
(4)浮士德这个形象是当时资产阶级先进知识分子精神思想的化身,因而具有很大的象征性。就小而言之浮士德身上浓缩了歌德本人一生的生活经历和思想体验。
大而言之浮士德又是一种精神的象征,这一形象揭示出人类自身存在的追求和发展必须通过现实的社会生活才能进行,并得以实现的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