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是不是哺乳动物

大象是哺乳动物

大象英文Elephant,长鼻目,象科,通称象。大象是现在世界上最大的陆栖哺乳动物。大象是群居性动物,以家族为单位,由雌象做首领,每天活动的时间,行动路线,觅食地点,栖息场所等均听雌象指挥。有时几个象群聚集起来,结成上百只大象。象牙是防御敌人的重要武器。

大象

大象或象是目前世界陆地上最大的哺乳动物,属于长鼻目,只有一科两属三种,即象科(学名:Elephantidae),非洲象属和象属,非洲象有两种:普通非洲象(也叫热带草原象或灌木象)和非洲森林象,象属只有亚洲象一种(也叫印度象)。

非洲象长鼻末端有2个指状突起,亚洲象仅具1个;非洲象耳大,体型较大,亚洲象耳小,身体较小,体重较轻。

形态特征

大象

大象英文Elephant,长鼻目,象科。通称象是现存世界最大的陆生动物,平均每天能消耗75~150千克植物。尽管有一个巨型的胃和19米长的肠子,但是它的消化能力却相当差。

它们主要外部特征为柔韧而肌肉发达的长鼻和扇大的耳朵,具缠卷的功能,是象自卫和取食的有力工具。亚洲象历史上曾广布于中国长江以南(最远曾达到河南省)的南亚和东南亚地区,喜欢群居,现分布范围已缩小。

亚洲象肩高2.0-3.7米,体重2-7.5吨,非洲象肩高3.0-4.0米,体重3-8吨,非洲森林象平均肩高不超过2.6米,体重2-4吨,有的体重不超过2吨。象头大耳大如扇,四肢粗大如圆柱以支持巨大身体,膝关节不能自由屈伸,鼻长几乎与体长相等,呈圆筒状,伸屈自如;象鼻全部是由肌肉组成的,鼻孔开口在末端,鼻尖有指状突起,能拣拾物品,象鼻非常灵活自如,可以捡拾重达1吨的物体,也可以捡拾花生那样小的食物。

中南亚的象属或者非洲的非洲象属中的一种,皮肤坚厚,无毛,长有一条长的柔韧的可以卷曲的鼻子,上颚二门齿发展为长而弯的象牙。非洲象属有巨大的扇形状的耳朵。

上颌具1对发达门齿,终生生长,非洲象门齿可长达3.3米,亚洲象雌性长牙不外露;上、下颌每侧均具6个颊齿,自前向后依次生长,具高齿冠,结构复杂。每足5趾,但第1.第5趾发育不全。被毛稀疏体色浅灰褐色。雄象睾丸隐于腹腔内;雌象前腿后有2个乳头,妊娠期长达600多天(22个月),一般单胎。非洲象体型较大,耳大,鼻末端有2个指状突起;亚洲象体形较小,体重较轻,耳小,鼻末端有1个指状突起。

大象可以说是种奇妙的动物,它们友好、温顺、易于亲近,人们甚至发现大象会在亲人去世时流眼泪。但是正如“人无完人”一样,在一些情形下,大象也会发飙,他们的块头和重量就是压倒对手的绝对优势。其实每种动物够会有暴躁的一面,正所谓“狗急了跳墙,兔子急了咬人”,但是大象要是急了,可是会伸出那巨大的脚或者獠牙,直接结果了冒犯者。

令人难以置信的是,体型巨大并且具有潜在攻击性的大象居然也会惧怕体型远远不及它们的大黄蜂。大象利用独特的低频隆隆声通知同伴附近有这种长翅膀的动物出没。根据《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杂志最近刊登的研究发现,对大象发出的独特声响进行的声学分析显示,大象利用这些声响警告其他同伴存在大黄蜂这种潜在威胁,提醒它们赶紧躲避。

生活习性

象是群居性动物,以家族为单位,由雌象做首领,每天活动的时间,行动路线,觅食地点,栖息场所等均听雌象指挥。而成年雄象只承担保卫家庭安全的责任。有时几个象群聚集起来,结成有上百只大象的大群。

交流方式

大象可以用人类听不到的次声波来交流,在无干扰的情况下,一般可以传播11千米,如果遇上气流导致的介质不均匀,只能传播4千米,如果在这种情况下还要交流,那象群会一起跺脚,产生强大的“轰轰”声,这种方法最远可以传播32千米。那远方的大象如何听到那?总不能把耳朵贴在地上听吧?其实大象用骨骼传导,当声波传到时,声波会沿着脚掌通过骨骼传到内耳,而大象脸上的脂肪可以用来扩音,动物学家把这种脂肪称为扩音脂肪,许多海底动物也有这种脂肪。

大象

无论身处非洲还是亚洲,大象长期以来都被认为是感性动物。

它们会帮助陷入泥坑的大象宝宝、用鼻子把受伤或垂死的其他大象拉到安全地带,甚至可以用鼻子给对方温柔触摸,以此安慰其他身处痛苦的个体。

但是要见证大象具备类似安慰行为却是另一回事,而如今恰恰有人证明了大象具备这样的能力。科学家的研究已经表明:亚洲大象在看到其他同类有麻烦时,它们自己也会感到很沮丧,这时它们会伸出援手安慰对方——就像人类看到他人深受折磨施以安慰一样。这样一来大象就加入了一份包括类人猿、狗和一些鸟类的动物名单——科学家已经证明这些动物能够安抚同类。

大象

斯里兰卡宇田瓦勒韦大象研究项目的行为生态学家ShermindeSilva称,该项目是对亚洲象对痛苦反应的第一次深入调查,该研究本身是难以评估的,因为对于自发产生这些行为的时机研究人员只能耐心等待。

研究人员指出,为了一项实验而故意给动物创造有压力的环境是不符合伦理的。这也是为什么直到现在,研究人员必须依靠确凿证据,而不是坊间对野生和圈养亚洲象的观察来支持大象安抚对方的原因所在。

泰国Mahidol大学行为生态学家JoshuaPlotnik和美国亚特兰大埃默里大学灵长类动物学家FransdeWaal,通过比较亚洲象在承受压力感到有些沮丧时的行为来研究这一问题。在近一年的时间里,Plotnik每月用1到2周的时间,每天花费30到180分钟观察和记录26只圈养亚洲象的行为。动物的年龄跨度为3~60岁,它们栖息在泰国北部一个30英亩的自然公园中。

一些人认为这项研究可能会有效帮助保护工作的展开。40年来每天观察大象“安慰行为”的肯尼亚安博塞利大象研究项目主任、动物行为学家CynthiaMoss认为,任何一项支持大象是感性动物,承认其具备同情能力的研究都是好项目。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游戏攻略(图片、视频和文字)以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