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是怎么来的

早晨起来窗外阳光明媚,一派生机盎然。今日是二十四节气的清明,清明的意思是气清景明,从人自我讲就是清淡明智。清明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是祭祖、扫墓的日子,也是踏青的好时节。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是祭祖、扫墓和上坟烧纸的情景,寄托在世者对故去人的哀思。

清明时节气温转暖,草木萌新,天气清澈明朗,万物欣欣向荣。-

这个时节还是植树的季节。据说植树的风俗起源于丧葬习俗。相传汉高祖刘邦回乡祭祖,一时找不到父母的坟墓,后发现一块破旧的墓碑,于是便命人修坟立碑,并植以松柏以做标志。这天正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清明,刘邦便依儒士的建议,将清明节定为祭祖节。此后每逢清明,他都荣归故里,举行盛大的祭祀、植树活动。民间也都将清明与植树结合一起,形成了一种民俗。到了唐代清明踏青与清明插柳的民俗十分盛行。插柳原意是指人们身上插戴柳枝的一种行为,但在田埋踏青和坟茔祭祖的过程中,人们往往会将柳枝往坟头上或地上一插,柳便成活,无意间起到了植树的作用。

关于寒食节。清明节扫墓其实是清明节前一天即寒食节的主要内容。寒食节相传起于晋文公悼念介子推一事。唐玄宗开元二十年诏令天下,“寒食上墓”。因寒食与清明相接,后来就逐渐传成清明扫墓了。

寒食节也称“禁烟节”“冷节”“百五节”,在清明节前一两日。这日禁烟火、吃冷食。

关于介子推有一段令人震撼的故事。春秋时期晋太子被迫流亡途中,在一处渺无人烟的地方,又累又饿。大家万分着急,介子推走到僻静处,从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煮了一碗肉汤给太子,重耳渐渐恢复了精神,当他发现肉是介子推从自己腿割下的时候,感激地流下了眼泪。 十九年后,重耳作了国君,也就是历史上的晋文公。即位后文公重赏了随他流亡的功臣,唯独忘了介子推。很多人为介子推鸣不平,劝他去讨赏,可是介子推最鄙视那些争功讨赏的人。他打好行装同母亲悄悄地到绵山隐居去了。晋文公听说后,羞愧莫及,亲自带人去请介子推,但是绵山山高路险,树木茂密,寻找两个人谈何容易,于是有人献计,从三面火烧绵山,逼出介子推。大火烧遍绵山,却没见介子推的身影,火熄后,人们才发现背老母亲的介子推已坐在一棵老柳树下死了。晋文公见了悲痛不已。之后从树洞里发现一封血书,上写道:“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晋文公将血书藏入袖中。然后把介子推和他的母亲安葬在那烧焦的大柳树下。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把绵山改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定把放火烧山那天定为寒食节,这一天全国不准生火,只吃瓜果点心一类冷食。 第二年晋文公率众臣登山祭奠,发现老柳树死而复活。便赐老柳树为“清明柳”,并召告天下,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以后晋文公把血书袖在身边,作为鞭策自己执政的座佑铭。他勤政清明励精图治,把国家治理得很好。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游戏攻略(图片、视频和文字)以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