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hi.baidu.com/lovesue/blog/item/55142ff5c0508827bc310989.html
刘邦和朱元璋的“性嗜好”
1。开国皇帝
刘邦(前247-前195年),西汉开国皇帝。前202年称帝。
朱元璋(1328~1398年),明朝开国皇帝。
2。祖籍和出生地
刘邦出生于秦朝泗水郡沛县(今江苏沛县)。
朱元璋祖籍为江苏沛县(今江苏沛县),出生在濠州(今安徽凤阳)。
3。父母
刘邦的父母无名,于是就叫刘太公、刘媪,是个野种(野和),但后人为了掩盖真相,司马迁就说是刘母与蛟龙交合而产下刘邦。中国历史另一位“野和”与龙交配出生的伟人是孔子。
朱元璋的父亲朱世珍(原名朱五四),母亲陈氏。没有龙的传说,但是,他出生时,身上有虫子在爬,故原名“虫扒”,后至皇觉寺才改“重八”。
4。当皇帝前都重视知识分子
刘邦有萧何、张良、韩信等协助。
朱元璋的开国元勋有李善长、公徐达、常遇春、李文忠、冯胜、邓愈。
5。坐上皇帝宝座后,都蔑视知识分子
刘邦轻视儒生,把儒教弟子的帽子拿下来,向里面撒尿。
朱元璋说,如果孟子活在他的朝代,他就把他杀了,因为孟子说“民为贵,君为轻”。
6。后宫
刘邦起初是个农村人,好吃懒做,游手好闲,40岁时还是光棍一个,这在古代是极端罕见的,他当然也有性饥渴,于是,和一个姓曹的女人乱搞,并且生了一个儿子叫刘肥。吕雉的父亲会相面,说刘邦到哪头顶上总有一团祥云,把自己女儿吕雉嫁给刘邦。吕雉好争风吃醋,把刘邦另一个老婆戚夫人制成“人彘”,于是,她成了中国历史上最毒的“毒妇”。民国丑化清朝流行,就把吕雉的“人彘”加在慈禧头上,这还不够,又把武则天的淫乱故事也转嫁给了慈禧。
吕雉还给刘邦戴过绿帽子,在刘邦与项羽到处打仗时,吕雉孤独在家里,就和同村的名叫审食其的男人快活起来了,更妙的是,这个审食竟然是刘邦请来照料他老婆的,审食其超额完成任务,把吕雉照顾的无微不至。后来项羽把吕雉和审食抓起来了,吕雉与审食其依旧同食同宿,快活无边。刘邦称帝后吕雉建议封审食其为“辟阳侯”,当然审食其更卖力的照顾吕雉了。估计刘邦自己乱搞,对自己这个第一个妻子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朱元璋是个本分的农民,没乱搞,他的皇后马秀英极端仁慈。朱元璋的老婆也是别人“送”的。刘邦名声太差,娶不到,朱元璋是太穷,娶不起。元顺帝至正十二年(1352年)三月年,朱元璋投奔郭子兴,郭子兴很有钱,是个正宗的穆斯林。朱元璋和刘邦一样都很聪明,读书多少和聪明与否并一定有关系。朱元璋受到郭子兴器重,把其义女马秀英嫁给了朱元璋。马秀英是安徽宿州人,父亲名字不详,史书上只称“马公”,母亲叫郑媪,在马秀英很小的时候就死了。马秀英的父亲因为杀了人,把女儿托付给有交情的郭子兴,马秀英成了郭子兴的义女,寄养郭家。后来马父客死他乡,郭子兴待马秀英更如亲生闺女,亲自教她读书写字。马氏天生一双大足,时人称天足,未缠过脚。因为这双脚民间戏称马秀英为“马大脚”。
回民前辈杨仲仙先生曾经到过郭子兴的故乡,当地人不直接叫郭子兴,而是尊敬的称呼他为“郭巴巴”。“巴巴”的意思是回民年高德劭,郭子兴是回民。马后是淮西人,淮西为过去回民聚居地,马姓为回民大族。马皇后“马大脚”为郭子兴养女,当时,如果朱元璋不是回民,郭子兴是不大可能把马秀英嫁给朱元璋的,因为有“回女不外嫁”的说法,因此马秀英和朱元璋都是回民的说法和此有关。
另一位回民前辈马子翔先生说,“传明太祖为信仰回教者颇多,且提出有证据者甚伙,吾人不能谓之都无价值也。总之明太祖为回教人,吾人不敢必;若肯定其为非回教人,亦不必敢。若子有志愿与翻开明史、明纪及其他有关资料,作一彻底考证,此亦有价值工作也。”
但是朱元璋对马秀英很好,但对其他后宫却残忍到极点,《明会典》记载,“太祖四十妃嫔,惟二妃葬陵之东西,余俱从葬。”,其他史料说是四十六女嫔妃。不论哪个最准确,朱元璋竟然在明孝陵活埋女人,这在中国历史上早已经消失了,为什么朱元璋这么残暴?如果说他出身贫苦,哪他的后代为什么也十分残暴,甚至更残暴?他们可是受到最好的教育,有最好的出身。他儿子创下记录,杀方孝儒十族,灭建文帝的臣子数万,明成祖还在长陵殉葬16人,明仁宗献陵5人,明宣宗景陵10人,明景帝死后也有几名嫔妃殉葬。个人推测这是因为明朝皇族是穆斯林,他们不把这些非穆斯林女人当人看。
朱元璋还有特殊性爱好,喜欢“二手货”,就是喜欢搞别人的老婆,比如前朝元顺帝(1320—1370年)的妃子洪吉喇氏,也因此有史料称明成祖朱棣(1360—1424年)是元顺帝的儿子;还有另一个起义领袖陈友谅(1320—1363年)的老婆也被朱元璋上了。
7。流氓到底的刘邦,喜欢风雅的朱元璋
刘邦流氓到底。司马迁记下了他编的“三句半”(缺半句),“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这是其少有的作品,是他荣归沛县时做的。
朱元璋好学,至少表面上如此,他写了一些书序、游记等等。从朱元璋所遗留下的《文集》看,很难断定那些是他自己写的,那些是出于馆臣代笔。清代史学家赵翼这样评论他的文字,“文学明达,博通古今,所传御制文集,虽不无词臣润色,然英伟之气自不可掩”(《廿二史札记》),有吹捧的嫌疑。
8刘邦和朱元璋的外貌特征
都有“日角之相”,左目上曰日角骨,右目上曰月角骨,这是古代看相的专用语。二人都有“额骨突出”,刘邦“上额突出”,朱元璋“额骨隆起”,这大概就是所谓的“日角之相”。
刘邦:《史记》记载,刘邦相貌非凡,鼻梁高耸,上额突出,犹如真龙天子的化身。
朱元璋:南京明孝陵的一幅,脸特别长,额骨隆起,脸上布满大大小小的土斑,眉眼都向上吊竖着,鼻子很大,鼻孔问上翘起,耳朵很长,几乎垂到肩膀上,嘴又大又宽,下巴比上额突出许多。其相貌使人感到威严、凶狠。这画像的顶端写有“太祖遗像”四个篆体字。一般认为这就是朱元璋真相。
9后世评价
两个朝代都受到儒家弟子的吹捧,原因是汉朝“独尊儒家”,明朝把儒家的变种“理学”列为八股科举内容。儒家的无耻可见一斑,他们忘了刘邦“溺儒冠”,忘了朱元璋要杀孟子。只要对儒教整体有利,就是要吹捧。
10中国落后的根源与汉朝明朝有关
尽管儒家对两朝评价甚高,但那是从儒教利益出发的,而不是中国的国家和民族利益。中国最后落后于西方不是因为“文化”,而是科技落后,这一点是公认的。
汉朝:刘邦鄙视儒教读书人,为了政权稳定,杀韩信、废张敖、碎彭越、击英布、逼卢绾。但是对张良、萧何、陈平、周勃等旧臣信任如常。尽管如此他在历史上留下了“兔死狗烹,鸟尽弓藏”的骂名。最要命的是他的后人,汉武帝却搞了“独尊儒家”,让中国科技落后,因为重视科技的“墨家”被排挤到边缘。
明朝:朱元璋成为中国落后的直接罪魁。
首先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破坏,朱元璋“总冒充有文化”,孟子居然敢说“民为重,君为轻”连“社稷”(即国家)都“次之”,下令将该孟轲踢出孔庙。同时告述群臣:敢谏者,以“大不敬”处死,“命金吾射之”。却遇上个浑不蔺的钱唐(刑部尚书)抬口棺材上殿“袒胸受箭”,朱元璋怕开朝不吉,才收回成命。但是把《孟子》全书删掉85处,“节文”于洪武5年(1372)发向各级学校。
朱元璋的文字狱和大杀功臣创立中国古代历史之罪,共杀了约10万人,他孙子后来无能人可用,被他儿子赶下台。但是香港和大陆的一些历史学家竟然为此替朱元璋百般辩护,什么朱元璋的文字狱不存在,等等。
明朝对中国最大的破坏是把宋朝的理学垃圾列入八股考试内容,中国在元朝时期科技真正的位于世界领先地位。而明朝禁海和八股科举,让中国科技越来越落后于西方,明朝时代,西方在文艺复兴,科技飞跃发展,中国却在理学的酱缸中腐烂发臭。
----------
刘邦出生的传说
金乡巩伦珠
这是一个古老并带有传奇色彩的民间传说。在丰县、沛县、微山、鱼台一带地区广为流传。历史记载这些县邑归于齐鲁,一说属徐州牧管辖,我们先不去考证。相传丰县城南是有一庄户人家姓刘,夫妻二人种田为生,妻子长的很美,远近闻名。这一天她下地干活,天上突然乌去密布、雷电交加,下起了倾盆大雨,刘氏跑到一座桥下避雨,突见一条丈余长的巨蟒张牙舞爪、口吐烟雾,刘氏当即昏了过去,人事不省,回家后腹内渐长,竟怀身孕,一年过去了,仍不分娩。这一天门外来了一位道长,仙风道骨鹤发童颜,手执佛尘,口中念念有词,刘邦的父亲把他请进家,道人讲,尊夫人被龙所雾,腹内怀有龙子,一年未生,须服凤凰山上的土,龙子才能降生,说罢佛尘一摆,飘但是去。刘邦的父亲想道,这确不难,我家五里之外有一大土堆,不知何时形成,名叫凤凰山,待我取来。其不知夫人腹内的龙子九五之尊的灵气直冲屑汉,这天夜里,当朝的军师夜观天象,遥见正南方帝王之气与月华争辉,大叫一声不好,忙派五千官兵来到丰县城南把刘邦的家乡连同凤凰山团团围住,水泄不通。这时刘邦的父亲心生一计,挑着一担西瓜往凤凰山走来,此时,正是盛夏,赤日炎炎酷署难耐,众官兵见了西瓜,一拱抢光,吃完后把瓜皮扔在凤凰山上,刘邦的父亲拾了西瓜皮挑回家去,刮下瓜皮上的土,夫人喝了凤凰山的土,产下刘邦。军师掐指一算,不好,龙子降生,遂下了一道命令,这一带凡新产婴儿一律格杀,不准一个漏网,刘邦的母亲把他揣在怀里,向东逃去,走不多远,眼看官兵追来,见有一座破庙忙进去躲藏,这时庙门马上出现很多蜘蛛,吐丝把门网上,名曰·天网。官兵赶来要进庙门搜查,见门上蛛网如织,定不会有人藏在里面,赶紧到别处搜查。刘邦母子得以脱逃,趁机混在人群里往东逃去,渐渐到了沛县境内,来到一个村庄附近,眼看追赶的官兵来到,刘邦的母亲吓出一身冷汗,这时正巧有个农夫犁地,他也顾不了许多,慌忙把刘邦从怀里掏出放在刚犁过的墒沟里,这时犁地的农夫刚好犁过来,翻起的泥土把刘邦盖上,官兵赶来,农夫停下牲口。官兵问道刚才有一妇人弓腰似像往地里埋一东西,你可看到?答曰:只顾犁地,不曾见到。一个军官赶来,望着一大片新耕过的土地,若有所思,突然冷笑一声道:我不信他能上天不成,给我用枪、刀、剑戟,把整个犁过的地穿刺一遍,顿时寒光闪闪乱叉乱刺,只剩那三匹马下没穿刺,心想,马蹄下哪有活命。岂不知有一匹马的前蹄抬起寸许,试想,它蹄下埋着个真龙天子,焉敢把蹄放下,官兵走后,刘邦的母亲迂迥而返,扒出刘邦,正在这时,看见一只虫子从刘邦的口处往上拈进拈出,她气得一把把那个虫子的头揪掉扔在地上,刘邦突然发话道:是它救了我的命,帮母心感一阵内疚,赶紧插一根猫草,把小虫的头和身子串在一起,这小虫又活了起来,这就是后来我们常见的螰蛄。现在我们把螰蛄的头揪下,还会发现连接它头与身躯的那条硬线就象猫草草梗。刘邦的母亲带着刘邦逃到沛县边的微山湖畔落足生存,当朝的皇帝再命军师剿杀刘邦,军师长叹一声道:龙入大泽不可寻也!后来刘邦到了沛县城里,游手好闲,和卖狗肉的樊哙斯混。经常吃他的狗肉,樊哙厌烦、躲避刘邦,但越躲刘存,樊哙的狗肉生意越是萧条,无人问津,而每当刘邦吃过他的狗肉后,满街喷香,生意兴隆,后来人常说:樊哙的狗肉刘仪(1)尝,满街肉香想刘邦。沛县狗肉的名气就在这里!后来,刘邦芒砀山斩蛇起义,最后消灭了劲敌西楚霸王项羽,建立了汉朝,号称汉高祖皇帝是也,现在丰县城南刘邦生地叫刘王楼,沛县当年刘母埋藏刘邦的那个村庄,叫龙固集,马不踩刘邦。直到现在马每当休息必把蹄跷起,形成了习惯,叫马歇蹄也!
注:
(1)刘仪:刘邦的小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