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大的饺子

  饺子,又名水饺,原名娇耳,是中国的古老传统面食,源于中原宛城,距今已有一千八百多年的历史了。饺子深受中国广大人民的喜爱,是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每年春节必吃的年节食品,在许多省市也有冬至节吃饺子的习惯。

  世界上最大的饺子

  吃过那么多的饺子有没有见过这么大的饺子呢??

  中国之最,在我国的河北省保定,一个超级大的饺子发明了吉尼斯世界纪录,这个饺子长达1.2米,宽0.86米是由保定一间餐厅制造的;它重达79公斤,是用三袋面粉和60kg饺子馅制造而成。

  并且在这个无穷的铰子里边还有2011小饺子。这些小饺子有不一样的口味,能够在同一时间供100人食用。

  在此之前,世界上最大的面包饺子重达34.95千克(77.05磅)重,这是由由弗朗西斯卡马乔(哥伦比亚)与CINZIA巴尔多和AndreaBassetti(包含意大利)协作制造的。

  世界上最大的饺子的制造是在当地公证处的监督下进行,并会在吉尼斯世界纪录挂号。

  别的,关于世界上最大的饺子,有音讯报道称:1997年7月5日,为庆祝香港回归祖国,香港我国食品与文化联合会和南区委员会一起制造了一个重480公斤的饺子。不过这个可能没有通过吉尼斯世界纪录的认证吧。

  这么大的饺子你有没有目瞪口呆呢?这要是一个人吃的话,这个世界上最大的饺子多几天才能吃完啊??

  饺子的发展

  饺子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名目繁多,古时有牢丸扁食饺饵粉角等等名称。三国时期称作月牙馄饨,南北朝时期称馄饨,唐代称饺子为偃月形馄饨,宋代成为角子,元代称为扁食;清朝则称为饺子。

  饺子起源于东汉时期,为医圣张仲景首创。当时的饺子是与药用,张仲景用面皮包上一些祛寒的药材用来治病(羊肉、胡椒等),避免病人耳朵上生冻疮。

  三国时期,饺子已经成为一种食品,被称为月牙馄饨。魏张揖所著的《广雅》一书中,就提到这种食品。据三国魏人张揖著的《广雅》记载那时已有形如月牙称为馄饨的食品,和饺子形状基本类似。

  到南北朝时,馄饨形如偃月,天下通食。据推测那时的饺子煮熟以后,不是捞出来单独吃,而是和汤一起盛在碗里混着吃,所以当时的人们把饺子叫馄饨。这种吃法在中国的一些地区仍然流行,如河南、陕西等地的人吃饺子,要在汤里放些香菜、葱花、虾皮、韭菜等小料。

  大约到了唐代,饺子已经变得和如今的饺子几乎一样,而且是捞出来放在盘子里单个吃。又称偃月形馄饨。百饺园的229种水饺,分为十大系列,有素馅类、水产类、野菜类、保健类、海鲜类等。

  宋代称饺子为角儿,它是后世饺子一词的词源。这种写法在其后的元、明、清及民国间仍可见到。南宋时叫做燥肉双下角子。

  饺子在宋代的时候,传入蒙古。饺子传到了蒙古,也很快的收到了蒙古同胞奔放的性格的影响。饺子在蒙古语中读音类似于匾食。饺子的样式也由原来馅小皮薄变成了馅大皮厚。随着蒙古帝国的征伐,扁食也传到了世界各地。出现了俄罗斯饺子、哈萨克斯坦饺子、朝鲜饺子等多个变种。蒙古帝国给中国饺子向全世界的传播做出了极大的贡献。明代的书籍也证实了这点。明朝万历年间沈榜的《宛署杂记》记载:元旦拜年,作匾食。刘若愚的《酌中志》载:初一日正旦节,吃水果点心,即匾食也。可见明代北方地区过年吃扁食已经取代原来的过年吃圆子、年糕等食物。

  清朝时,出现了诸如饺儿、水点心、煮饽饽等有关饺子的新的称谓。饺子名称的增多,说明其流传的地域在不断扩大民间春节吃饺子的习俗在明清时已有相当盛行。饺子一般要在年三十晚上子时以前(现晚上23点)以前包好,待到半夜子时吃,这时正是农历正月初一的伊始,吃饺子取更岁交子之意,子为子时,交与饺谐音,有喜庆团圆和吉祥如意的意思。清朝有关史料记载说:元旦子时,盛馔同离,如食扁食,名角子,取其更岁交子之义。又说:每年初一,无论贫富贵贱,皆以白面做饺食之,谓之煮饽饽,举国皆然,无不同也。富贵之家暗以金银小锞藏之饽饽中,以卜顺利,家人食得者,则终岁大吉。这说明新春佳节人们吃饺子,寓意吉利,以示辞旧迎新。近人徐珂编的《清稗类钞》中说:中有馅,或谓之粉角而蒸食煎食皆可,以水煮之而有汤叫做水饺。和其在正月则元日至五日为破五,旧例食水饺子五日,日煮饽饽。

  随着商业化和人口流动,南方也正在学习北方的传统文化。如过节不吃饺子的常州出现了大娘水饺品牌。在广东一些如珠海、东莞和深圳的移民城市过年也渐渐有了吃饺子的习俗。另外福建、客家地区原本有吃饺子的习俗,但不是过年或者过节的必备品。

  正因为我们国家文化丰富多彩,才会形成各地过年过节习俗文化的多元化。我们应该学会承认差异,尊重差异,促进中国文化的和谐统一发展。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游戏攻略(图片、视频和文字)以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