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ūn。
夏侯惇字元让,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汉末三国时期曹魏名将,西汉开国元勋夏侯婴的后代。
少年时以勇气闻名于乡里。曹操起兵夏侯惇是其最早的将领之一。与吕布军交战时,曾一度被擒为人质,又被流矢射瞎左眼。多次为曹操镇守后方,曾率军民阻断太寿河水,筑陂塘灌溉农田,使百姓受益,功勋卓著。
夏侯惇一生虽多在军旅,但仍不忘治学。他常亲自迎师,虚心求教。他为人俭朴所得赏赐全部分给将士。一生不置产业,至死家无余财。
人物经历
初平元年(190年),讨董卓联军组成后,曹操行使奋武将军,更以夏侯惇为司马,跟随曹操到扬州募兵。曹操建立势力后,派夏侯惇屯白马,不久又升折冲校尉,领东郡太守。
夏侯惇与荀彧、程昱力保三城,反攻吕布时却被流矢射伤左目,败北而回,从此被人称为“盲夏侯”。但夏侯惇极重外表,每每照镜看到自己盲了眼都会十分愤恨,将镜子推往地上,不喜欢被人叫自己“盲夏侯”。
建安七年(202年),刘表派刘备向北进攻,到达叶县。夏侯惇受命前去抵挡,双方于博望坡对峙,刘备火烧自营退却,夏侯惇不听李典所劝,与于禁追击刘备,留李典守后。最后夏侯惇被刘备伏兵所败,幸而李典来救,刘备才撤退。